一個初級的APP如何運營推廣,我個人以為在APP推廣方面,最起碼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,其一:各渠道數據的反饋和數據分析,從而確定優先級,其二:做好所有的計劃并細致到執行,比如:要鋪的那些渠道,需要聯系誰!
下面給大家說一些具體的執行:
一、首先,在推廣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產品,知彼知彼才能百戰百勝。
1.還記得我們的通用的5W2H法則么,如果不是很清楚,不妨我們先考慮關于產品的3個最基本的問題:
1> 我們的產品是什么?
2> 我們的目標用戶是誰,在哪里?
3> 我們的產品滿足了用戶的那些需求?
我們做APP推廣的前提,是必須要把這三個問題搞得透透的,這樣我們就可以確定推廣方向,以及為后期推廣策略的定制提供依據!
所以呢,在你接到推廣一款APP這個任務的時候,第一件事就是索要產品需求文檔,競品分析文檔,如果沒有的話,只能向產品經理當面請教目標人群及產品的功能特色。
其實,如果我們沒有從產品經理得到很清晰的答案,我們還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去做調差問卷,去用戶中了解!
2.弄清所推廣的APP特色,優勢,具體的任何細節要心知肚明。
清楚自家目標人群不用多說,另一個方面就是要了解,要熟悉自己產品的功能和細節,突出擴大自家產品的優勢和特色。
3.競品分析
對市面上的同類APP,進行使用和分析,要知道哪些產品和我們是競爭關系,同類產品的方向和特色是哪些,和他們競爭我們的優略勢在哪里
關注競品的下載量:關注競品在IOS和Android端的下載情況,盡量去了解真實的用戶數據,比如通過一些第三方工具
關注競品所做的熱詞,可以用APPying搜索競品自身品牌詞的熱度,以及是否上過熱搜榜,通過appannie/aso100/appduu等工具監測關鍵詞的變化。
競品自身是否有推廣資源,產品經理從功能上進行產品調研,然后我們要從推廣上去看是否有值得借鑒的地方。
競品的推廣方式。上了哪些推薦位,做了那些廣告,和哪些機構合作,等等。
二、推廣渠道:讓用戶看到你
一款產品剛上線的時候,渠道是一片空白的,我們要把最基礎的工作都做到位,至少在用戶搜索的時候,他們很方便的找到,不管渠道是大還是小,都是可控的,這是一個可以很正面引導用戶的一個動作!
渠道大概的分類
1> 免費渠道:其中包括各大應用商店、首發、專題活動、基礎ASO
2> 換量:其中包括1:1換量、不等量兌換、買量
3> 合作:其中包括活動合作、資源互換
4> 付費渠道:其中分為3個方向,積分墻刷榜、應用市場(廣告位、活動)、第三方廣告公司
5> 垂直社區的推廣
那么多工作要做,我們要先做哪些,后做哪些,如何安排呢?
1> 準備好產品的詳細描述文案、截圖、一句話概括、關鍵字、市場分類等內容
2> 整理好數據分析模板,包括:App的留存,活躍,新增等,以及各個渠道帶來的效果。
3> 申請各大市場開發者賬號,對各大市場帶來的量進行統計,并定期更新維護
4> 整理各大市場首發需求文檔,推薦規則,以及應用市場相關負責人等詳細信息。
5> 應用市場推廣群等資源的積累,很多應用市場的消息第一時間都是通過官方的群來發布的,加入這些群,方便后期的推廣和合作。
6> 了解主流付費渠道的價格,各種推廣方式的收費情況,CPT(按天付費),CPA(按成效付費),CPD(競價投放,按下載付費),CPM(每千人的成本),根據需要制定付費推廣的方式和組合。
三、做品牌,讓更多的用戶知道你
打造品牌我們的目的大多數的人都以為是單純的品牌曝光,如何讓用戶展示自己的產品,但是,品牌推廣真的這么簡單么?
基礎的工作先羅列一下,重點給大家說的是品牌營銷
1> 新聞報道:其中包括綜合媒體、垂直媒體等等
2> 新媒體營銷:不用多說了,微信,微博
3> 網絡推廣:百科、問答、文庫、PR稿,等等
4> 品牌營銷(重點)
我們絕大地說的CMO們心中都有一個關于做品牌的夢想---搞個大新聞,做個刷屏事件。
但是,有了刷屏真的就做好品牌了?
比如說還記得去年國貿的300名斯巴達勇士么?當初很火,但是誰記住了他們的產品叫什么?
我們在做品牌的時候,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品牌,做品牌的目的是什么?
品牌簡而言之就是一種無形資產,最終的導向有兩個方面:讓產品產生溢價,讓產品看上去更值錢;帶來一種信用保障,背后是特定的信任感和依賴感(來自文章《一篇創始人和CMO們必看的品牌打造方法論)我們在做品牌的時候可以具體分為以下階段
1> 發現:被用戶找到和看到
2> 認識:大家都看到了,并且理解你是做什么的。
3> 記住:你們懂得
4> 喜歡:用戶產生信任和信賴之后,產品在這個階段才會產生溢價
5> 忘不掉:用戶粘性
只有在合適的機會+合適的產品+合適的手段才能做一個成功的營銷,而且現在是一個個人品牌崛起的時代,無論你是大咖還是屌絲,都要學習著去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,建立自己的IP!
扯遠了,關于APP的品牌,我們要做的中心就是1、2階段,渠道重點放到1、2、3上,所以你們懂得!
我們擁有國內頂級的設計、技術團隊和多年互聯網軟件開發經驗。